其他
何中华:教育家精神刍议
教育家精神刍议
何中华
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,很有意义。
上世纪80年代曾有人说,当时的中国存在一种现象,就是有企业却没有“企业家”,这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很难避免,也可以理解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,商人应该逐步成长为企业家。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,所谓企业家应该是“儒商”。
一般的工匠式的教师同教育家的距离在哪里?有三点值得注意:
一是工匠式的教师只是把教育和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,一种混饭吃的行当,也就是对待“职业”的态度不同;但教育家不然,他是把教育和教学工作当作目的本身,而不是身外之物,不是一块“敲门砖”,这才是“事业”甚至是“志业”的态度。
二是工匠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传授工具性的知识,而于文化道统和学统无涉;教育家却不然,他的天职在于“传道、授业和解惑”,他除了授人以“魚”,还授人以“漁”,不仅授人以“渔”,还注重学生的人格的成就,升华学生的人生境界。这就要求教师本身除了专业造诣深湛,还要有崇高的人格境界。唐代韩愈所谓“师者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者也”,就相当到位。
三是工匠式的教师往往只注重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训练,而忽视人文精神的涵养;教育家需要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。因为离开科学的人文是“跛”的,离开人文的科学是“盲”的,都是不健全的。
总之,工匠式的教师把“教育”仅仅当作狭隘的“教学”,教育家则对“教育”有广义的理解,持一种“大教育”观。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,我们格外需要造就一大批教育家,不断弘扬教育家精神。这无疑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迫切需要。
作者简介
推荐阅读
素材来源 | 党委教师工作部编辑 | 刘奕萱
责任编辑 | 苗立群 宋彦卓审核 | 林竹 冯刚 蒲帅